利来国际最老品牌网

EN
解析IIIA 期NSCLC术后高复发困局:同种异体外周血NK细胞的临床潜力
2025/07/25

在肺癌治疗的临床实践中,传统术后辅助治疗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为核心,尽管近年来靶向药物(如EGFRALK驱动基因阳性的靶向药)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如PD-1 抑制剂)在辅助治疗中展现出更优疗效,但传统化疗仍是基础手段,尤其对不适合靶向或免疫治疗的患者不可或缺,这本身也反映了传统治疗模式的局限性。

数据显示,IIIA NSCLC术后辅助化疗患者1年复发率高达35%-40%III 期患者术后12个月复发风险更是I期患者的7

面对这一临床痛点,同种异体外周血 NK 细胞的创新疗法,为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。


一、高复发率背后的临床困境

IIIANSCLC术后高复发率可能的核心原因之一是微小残留病灶(MRD)的持续存在且难以被有效清除。手术虽然切除了大的肿瘤病灶,但MRD潜藏或休眠于体内,在多重诱因下形成术后复发的局面。

1. 机体免疫防线失守

手术应激抑制免疫功能:手术是治疗肿瘤的最主要的有效手段,但大手术会引发细胞介导免疫功能抑制,导致负责清除MRD的关键免疫细胞(尤其是NK细胞)处于应激状态,无法对MRD进行有效识别和杀伤。

2. 自体 NK 细胞能力不足

一方面:患者自身 NK 细胞存在数量不足或活性低下的问题,难以应对 MRD 的清除需求;另一方面:随着免疫编辑、免疫逃逸,肿瘤细胞上的自身HLA分子与自体NK细胞上的KIR相匹配,导致自体NK细胞活性受到抑制。

1 NK细胞杀伤识别机制

3. 现有治疗的局限

伴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在新辅助、术后辅助治疗在可手术的IIIANSCLC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,很多免疫检查点抑制也写进了治疗指南,像IMpower010研究中的阿替利珠单抗辅助治疗(PD-L1TC≥1);但在IMpower010研究的总人群中mDFS没有明显获益,主要还是PD-L1TC1的人群拉低了治疗效果

IIIANSCLC新辅助治疗中的O药、K药在PD-L1表达<1的人群中也是同样存在mEFS没有明显获益的情况。除此之外,可手术的IIIANSCLC部分患者对化疗敏感性不足,无病生存获益有限,该人群术后高复发风险如同悬在患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

术后放疗(PORT)的效果也不乐观,有研究表明其在pIIIA-N2患者中未显示出生存获益,1DFS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

即便采用新辅助治疗方案,如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,也仅能将IB~IIIA期患者的1年无事件生存率提升至76.1%,仍有部分患者面临复发或进展风险


二、同种异体优势:突破自体 NK 细胞的治疗瓶颈

肿瘤患者的自体 NK 细胞常因肿瘤免疫编辑、自身功能缺陷及术后免疫抑制等问题,难以承担术后MRD的清除重任。而同种异体外周血 NK 细胞(如 PANK-003制剂)理论上恰恰能突破这些局限,为术后 MRD 清除提供更优解,具体优势体现在:

1. 来源优势:天然高活性,规避肿瘤微环境的驯化

同种异体外周血 NK 细胞取自健康供体,其发育和功能未受患者体内肿瘤微环境的长期影响 —— 既未经历肿瘤细胞通过免疫编辑施加的 抑制性训练,也未因患者自身疾病状态出现数量减少或活性衰退。因此,这些 NK 细胞能保持天然的高杀伤活性,在输注后可快速启动对 MRD 的识别和清除,避免了自体 NK 细胞 先天不足的问题。

2. 机制优势:突破免疫逃逸,绕过肿瘤的伪装屏障

肿瘤细胞通过免疫编辑,可使自身 HLA 分子与患者自体 NK 细胞的抑制性受体(KIR)精准匹配,传递负性信号以抑制杀伤功能,这是自体 NK 细胞无法有效清除 MRD 的核心原因之一。而同种异体 NK 细胞来自健康供体,其 KIR 受体与患者肿瘤细胞的 HLA 分子不存在这种 适配性,能绕过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,直接通过 丧失自我(识别肿瘤细胞 MHC-I 类分子缺失)和 诱导自我(识别应激上调的 NKG2D 配体)模式启动杀伤,从机制上解决了自体 NK 细胞被肿瘤 驯化的困境。

3. 环境适配:契合术后 MRD 的清除需求

实体瘤原发灶的物理屏障和免疫抑制微环境会阻碍细胞治疗,但术后 MRD 的物理屏障较弱、免疫抑制微环境影响较小,为细胞治疗提供了可触及的条件。

4. 安全性优势:无 GvHD 风险,不良反应可控

与同种异体 T 细胞治疗不同,同种异体外周血 NK 细胞不会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(GvHD,这是其重要的安全性保障。临床研究证实,健康供体来源的 NK 细胞输注后,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、乏力等轻度症状,无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(CRS)或器官损伤风险,患者耐受性良好。


三、PANK-003:瞄准术后 黄金窗口NK 细胞带来新可能

IIIANSCLC术后早期(尤其是12个月内)是MRD清除的关键窗口期,此时输注同种异体外周血NK细胞,理论上结合术后辅助化疗可进一步清除循环肿瘤细胞和微小转移灶。

目前,利来国际最老品牌网生命针对IIIANSCLC术后患者的同种异体外周血NK细胞制剂(如 PANK-003II期临床试验已启动,其核心目标正是通过强化术后免疫防御,初步降低1年复发率,延长无病生存期。这一探索若成功,不仅会为高复发风险患者提供新的选择,更将标志着细胞免疫治疗在肺癌术后辅助领域的重要突破。

(注:同种异体外周血NK细胞在IIIANSCLC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,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需以最终研究结果为准。)


临床试验入组条件如下:

受试者入选标准:

1. 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;

2. 筛选时年龄18-75岁(包括界值),性别不限;

3. ⅢANSCLC术后辅助化疗患者;

4.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(ECOG)体能状况评分01分;


受试者排除标准:

1.经新辅助治疗的NSCLC患者;

2.妊娠或哺乳期女性;

3.患有其他恶性肿瘤;

4.乙肝表面抗原或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且外周血HBV DNA 滴度检测高于检测下限的受试者;丙肝抗体(HCV-Ab)阳性;抗梅毒螺旋体抗体(TP-Ab)阳性;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抗体检测阳性;符合其中任意一项者;

5.患者在筛选期前的28天内接受过其他临床试验的药物或其他细胞免疫疗法;

6.NK细胞输注前4周内接种过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。


具体入排标准详见临床试验方案,有意向参与的患者或家属,

请咨询:宋老师13929495176(微信同号)。

返回